【楊朝明、褚燕】《周禮》成書甜心聊包養網問題再思慮
《周禮》成書問題再思慮
作者:楊朝明(孔子研討院);褚燕(曲阜師范年夜學歷史文明學院)
來源:《燕山年夜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2019年第2期
時間: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三月十二日癸未
耶穌2019年4月16日
摘要:關于《周禮》成書有多種說法,從周公作《周禮》到《周禮》成于西漢,前后竟長達千余年。綜合梳理剖析後人研討,結合《國語》《孔子家語》中的有關資料,“周公作《周禮》”的能夠性極年夜,特別孔子言其為古制,尤其不成輕忽。《周包養網心得禮》的價值體現在文獻、軌制等方面,更體現在它具有的思惟意義上,《周禮》的確是研討西周文明的主要橋梁。
關鍵詞:《周禮》;成書年月;周公;
隨著傳統文明研討的慢慢深刻,人們在認識我國晚期思惟的深度與高度時,很天然地矚目于現包養網車馬費代的禮樂文明,《周禮》的成書年月問題由此被一次次提起。假如認真梳理總結,會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向,即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《周禮》成書年月較早,與周公的關系非常親密;與之相關的是,不斷出土的晚期地下資料也在為《周禮》供給越來越多的證據。由此,在前賢時哲研討基礎包養網dcard之上,從頭思慮《周禮》的成書問題很有興趣義。
一、《周禮》成書時代問題的紛爭
《周禮》又稱《周官》,依照傳統的敘述,它記載的是“周之官政”,即周代的典章軌制,這當然是周代禮制的犖犖年夜端。《周禮》內容豐富,包羅宏闊,假如傳統的“周公作《周禮》”說沒有問題,那么研討周代禮樂教化,研討中國現代文明,《周禮》就是不成或缺的主要史料。由此,我們不克不及不思慮與之相關的諸多問題,例如,該書記載的職官軌制、禮樂教化是對過往的實踐總結還是一種軌制構想?假如是實踐總結,那么它是何時的實踐,其總結出于何人?假如是軌制構想,它由誰提出,針對何種情況,能否曾經實踐?而這一切疑問,與之直接且親密相關的就是該書的成書年月問題。
《周禮》(或《周官包養sd》)之包養意思名出現于漢代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說:“封禪用希曠絕,莫知其儀禮,而群儒采封禪《尚書》《周官》之看祀射牛事。”[1]《漢書·藝文志》著錄有《周官經》六篇、《周官傳》四篇。陸德明《經典釋文·敘錄》云:“王莽時,劉歆謂國師,樹立《周官經》,以為《周禮》。”[2]由此可見,該書漢之前被稱為《周官》,劉歆時改名為《周禮》,孫詒讓《周禮正義》解釋說:《尚書》亦有一篇《周官》,講述西周的官職,因二者易混雜,故這般。而在東漢包養ptt鄭玄兼注“三禮”,并著《三禮目錄》之后,《周禮》才漸成命名。
《周禮》雖是先秦典籍,但西漢景武之際才出現,時間較晚。至于該書的發現,則有多種說法,或說為河間獻王所求古書,或說為河包養站長間獻王得之于李氏,或說出于山巖屋壁等等。由于先秦時未見該書,其發現始末亦撲朔迷離,是以,作為一部古文經,自問世以來,《周禮》就遭到今文學家的詰難。如馬融《序周禮廢興》記述當時“眾儒并出,共排以為非是”[3]。而后,兩千多年以來,關于《周禮》的作者或成書年月問題,學者們各抒己見,無所適從包養妹。年夜致梳理,就有周公時代、年齡時期、戰國時期、秦漢之際、西漢初、劉歆偽造等多種說法,時間跨度達千年之久,成為中國學術史上的一至公案。
其實,這一問題的實質無非就是“周公作《周禮》”能否靠得住。自周至清,學者們基礎持傳統的說法,即“周之官政未順序,于是周公作《周官》”[4]。在漢代經今古文之爭時期,許多今文家持懷疑包養網車馬費態度,但也只是懷疑其“真”,而不是懷疑其“晚”。后來,疑古思潮興起,仍然是“真偽之爭”而不是“遲早之爭”,如南宋胡安國、胡宏父子,不過是持劉歆偽造說。直到清代孫詒讓作《周禮正義》,集《周禮》研討之年夜成,仍然堅定地認為是周公作《周禮》。而《周禮》成書問題的其它說法,基礎上都是近長期包養代疑古思潮興起以后的事。
總之,這一問題雖然眾說紛紜,但它可以轉化成能否周公作《周禮》。或許說,爭論的焦點就在《周禮》能否出于周公。
二、《周禮》應該成于一時一人
疑古思潮風行時期包養留言板,學者們實際上都在力圖說明《周禮》不出于周公。年夜致通過以下方式來證明本身的結論:
第一,用其他古籍與《周禮》進行文字對比。例如,通過比對,可以看到《夏官·職方》與《逸周書·職方》雷同,《禮記》的《內則》和《燕義》《毛詩·生平易近》傳亦有與《周禮》類同處。不過,不難懂得的是,假如只是以文獻來進行對照,它往往只可以說明彼此之間的分歧,卻很難說明關鍵的孰真孰偽、孰早孰晚的問題。尤其主要的是,中國現代典籍成書問題復雜,所觸及的諸多問題,更需求我們動態地進行觀察。
第二,從《周禮》所載軌制上研討。將《周禮》與先秦文獻比擬較,或謬于史實,或顯得晚出。如官員冗雜問題,歐陽修統計《周禮》職官,“略見于經者五萬余人”,他提出疑問:“其不耕而賦,則何故給之”[5];又如飲食問題,《周禮》記載王之飲食,《天官·膳夫》說:“羞用品有二十品,珍用八物,醬用百有二十甕,王日一舉,鼎包養犯法嗎有十二物,皆有俎”,侯家駒師長教師說:“此當非一日胃納所能蒙受”[6]。又如五等之爵、南郊北郊之說、侯國貢物說等,都曾遭到學者質疑。但歷史問題本就繁復迷離,這般這般簡單進行推論,實際上并不克不及真正解答包養網車馬費迷惑。例如周代“皇帝駕六”,卻不克不及因為不是“六馬之駕”就必定非皇帝所乘;也不克不及因為作為清代國宴的“滿漢全席”要上196道菜包養網ppt,就因哪位“非一日胃納所能蒙受”而否認其存在的能夠性。
第三,與金文等資料相結合。當研討資料缺乏時,可借助諸如器皿、墓葬、遺址、甲骨文、金文等加以佐證,此中,金文資料為《周禮》研討供給了直接的證據,如金文賜命禮研討、職官軌制研討。通過研討,人們確定西周有冊命軌制。此處,學者們還結合金文對職官問題作了多面論證,如1928年楊筠如《周代官名略考》證明《周禮》保留了部門官制;1932年郭沫若《周官質疑》、1986年張亞初、劉雨《西周金文制研討》[7]等認為,《周禮》總計356官中有96官與西周金文雷同或類似,這就是說,《周禮》有四分之一包養價格以上的職官與西周時的職官軌制雷同。該結論雖不克不及完整證明《周禮》的靠得住性,但卻可以證明西周政禮的存在。我們總不克不及非要比及《周禮》的一切職官都獲得金文資料的對應才坐實其書為真吧?!
第四,從《周禮》的思惟上著手。在剖析《周禮》一書的思惟脈絡上,彭林師長教師用力較多。他在所著《主體思惟與成書年月研討》中指出,《周禮》蘊含著陰陽五行思惟。[8]關于《周禮》的指導思惟,其六合四時的職官設計,反應的是設計者的宇宙觀,是對天然的模擬,反應的是樸素的天然哲學。六官的設定,天官象征天所立之官,地官象征著地承載萬物,而四時之官的設立,反應的是天然界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躲在政治中的運用,是農業思惟文明的結晶,是晚期農業文明的反應。筆者以為,彭林師長教師鑒定《周禮》“成于一人一時之手”的結論非常主要。正如彭林師長教師所指出的,《周禮》體系完備,依“六典”而作,六官是一個不成朋分的整體,職責明確,緊密相連,天衣無縫,不成能出于眾手。看來,我們可以確定該書極能夠就成于一時一人。
三、《周禮》成書于西周初年
假如《周禮》成于一時一人,那么是何時何人?從上述剖析看,學者們運用從文獻到文獻的研討方式,只能質疑發問,卻不克不及有用解決問題。而在與金文資料的對比研討中,我們可以看到《周禮》所記載的職官軌制與金文所反應的西周軌制年夜體附近,這樣的結果已經良多。
至于部門學者質疑的《周禮》官員冗雜且“不耕而賦”等問題,我們認為,《周禮》所載職官雖多,但不見得所有的脫離生產勞動。如《地官》規定,每五戶設立一個下士比長,每二十五戶設立中士閭胥一人,他們平時都參與勞作。這樣算的話,僅僅六鄉72500戶中,兩種官員就占了18000人;別的,這些人還擔任《夏官》中包養條件提到的軍事伍長和兩司馬,這就又占36000人。事實上,從金文冊文看,那時的官員,往往身兼數職,這就是后人所謂的“攝官事”。可見,《周禮》的台灣包養網官員并非冗雜,且由朝廷發放俸祿的人也很少,多數都直接參與生產勞作。至于飲食問題,《天官·酒正》言“凡有秩酒者以書契授之”,是說獲得“秩酒”資格的官員由王朝供給飲食,鄭玄引《王制》云:“七十不俟朝,八十月告存,九旬日有秩。”只要這些九十歲的年夜臣才有這種待遇。別的,君主有時也會饋食給官員,我們不克不及以今例古。至于“十二鼎有俎”,其具體真實情況還不得而知。
在職官軌制方面,《孔子家語·執轡》中孔子關于“以六官總治”的論述亦是無力佐證。該篇記載:“子曰:‘古之御全國者,以六官總治焉。’”將《周禮》六官及太宰一職的職掌與孔子的論述對應比較后不難發現,《周禮》中的冢宰、司徒、宗伯、司馬、司寇、司空與之類似。我們曾談到,孔子以《周禮》六官為依據,尤其孔子言其“古”,值得給予充足留意。果真這般,那么《周禮》成書于西周時的能夠性便極年夜了[9]。假如《孔子家語》不是所謂“偽書”,那么孔子所說“以六官總治”便極有能夠是《周禮》所描寫的情況。
孔子說包養行情“郁郁乎文哉,吾從周”,非常推重西周的軌制文明。實際上,先秦時期的諸多典籍也體現出對古制的推重。《尚書·多士》就說“惟殷祖先有冊有典”,《年齡》《國語》亦有許多關于“古之制”“古之道”的記載,如《國語·周語下》曰:“景王二十一年,將鑄年夜錢。單穆公曰:‘不成。古者,天災降戾,于是乎量資幣,權輕重,以振救平易近。……吾《周官》之于災備也,其所怠棄者多矣。”韋昭注:“周官,周六官。災備,備災之法則也。”《周禮》記載說:“年夜司徒之職,……以荒政十有二,聚萬平易近。……年夜荒寶緘,則令邦移平易近、通財、舍禁、弛力、薄征、緩刑”;“廩人掌九谷之教,……以治年之兇豐……若食不克不及人二釜,則令邦移平易近就谷”;“倉人掌粟進之躲。……用有余則躲之,以待兇而頒之。”包養心得單穆公與孔子時代分歧,時在年齡末年。將單穆公的言論與《周禮》對照,不難看出單穆公所謂《周官》即《周禮》。
《國語·周語中》還記載了陳違故典的工作。單穆公奉王命聘楚,途徑陳國,歸國后預言陳將亡。他說:“周制有之曰:‘列樹以表道,立鄙食以守路。’……周之《秩官》有之曰:‘亂客賓至,關尹以告,行理以節逆之,……卿出郊勞,門尹除門,……司里授館,司徒具徒,司空視涂。”所謂“周制”,即《周禮》所定之制。《周禮·地官》記載說:“遂人掌邦之野,……造縣鄙形體之法……,皆有地區,溝樹之。”《周禮·地官》也記載說:“年夜司徒‘年夜賓客令野修道、委積’”,小司徒‘小賓客令野修道,委積’;司關“凡四方賓客扣關,則為之告”;司門“凡四方之賓客造焉,則以告”。一切這些,都與單穆公所說軌制合適。可見周之《秩官》就是《周禮》。[10]由以上剖析,我們可以得出結論:《周禮》成書于西周初年應該沒有什么問題。至于該書的著作權,歸于周公天然最為恰當,《史記包養留言板·周本紀》說:“既絀殷命,襲淮夷,歸在豐,作《周官》。”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亦說:“成王在豐,全國已定,周之官政未順序,于是周公作《周官》,官別其宜。”
四、《周禮》的價值不成低估
關于《周禮》的成書年月,之所以眾說紛紜,是因為在許多人心目中,能夠存在著一個定型的、穩定的、不成變通的“周禮”,但這樣的“周禮”顯然是不存在的。歷史像不斷流動的河道,由眾多主流匯集,向前不斷發展。周人將先周禮制和殷商軌制相結合,“損益”而成“周禮”,這也是為什么學者們在考訂西周軌制時,不會發現與之完整“分歧”的軌制,可以說,《周禮》是對以往禮制的總結,更是對周代軌制的設計。或許說,《周禮》所顯示出來的全國管理方略與總體架構,才是《周禮》的實質與意義地點。
事實上,西周初年周公作《周禮》之后,《周禮》就成為周代政治管理的“最基礎年夜法”,周公的后世子孫們也就以之經國濟世,于是“先君周公制周禮”當然也就成為周人的口頭禪。誠然,作為周代禮樂軌制的“周禮”,在實踐中確定也會因革損益,不斷發包養犯法嗎展。換句話說包養app,《周禮》或許“書于竹帛”,在實際執行中會有誤差,某些職官具體職掌也能夠因時而變,但這紛歧定就意味著《周禮》軌制與周代分歧,不料味著《周禮》為后人偽造或其書最基礎不存在。特別需求認清的是,《周禮》對前代禮制有繼承或“損益”,假如沒有任何的基礎,假如沒有此前中華文明構成的廣闊佈景,“經天緯地”的《周禮》編撰就難以想象,《周禮》的體系就難以這般龐年夜而周到。
從《周禮》自己看,該書開篇就說:“惟王建國,辨樸直位,體國經野,設官分職,以為平易近極。”[11]這些話也見于今本《周禮》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之開端,從《周禮》的這個“序文”中可以看出,制訂“六典”緣起于“王”,作者是“代言”,內容是“王”制訂的。“惟王建國”以“建國”為起點,《周禮》的立言主體是“王”,結合《職方氏》《年夜行人》的記載,“王”可以當作是周成王。從地輿布局上看,《周禮》是針對西周初年的實際情況而言,它的政治焦點是千里王畿,王之所建為“國”,環繞在“國”四周的是“鄉”。國有六鄉,在六鄉居平易近中,每一農戶抽取一人作軍事訓練,一鄉約12000名戰士,六鄉約72000名戰士,這或許就是每“國”的軍事氣力。到戰國時期,戰役人數動輒數十萬,《周禮》中軍事主體數量之小,絕不會是戰國時代以及后世的情況。凡此種種,紛歧而足。
總之,《周禮》的成書絕不會像凡是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時代較晚,該書的價值不容低估!李學勤師長教師認為《周禮》是研討西周軌制的需要依據,吳榮曾師長教甜心寶貝包養網師說《周禮》是摸索古史的一條主要津梁,前輩學者慧眼獨具,值得珍視。《周禮》的主要性不僅體現在其文獻價值、軌制價值上,更在于它內在的思惟意義。根本治理地厘清《周禮》的成書年月,清楚《周禮》一書的性質,也是懂得中國現代文明發展程度高度、深度所必須要做的一件事。
注釋:
[1]司馬遷.史記:卷28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3:1397包養網dcard.
[2]陸德明.經典釋文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8:11.
[3]賈公彥.序周禮廢興//李學勤.十三經注包養感情疏·周禮注疏[M].北京:北京年夜學出書社,1999:8.
[4]司馬遷.史記:卷33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3:1512.
[5]歐陽修.問進士第一[A]//曾棗莊,劉琳.全宋文:卷735[M].上海:上海辭書出書社,2006:35.
[6]侯家駒.《周禮》研討[M].臺北:聯經出書事業無限公司,1987.
[7]張亞初,劉雨.西周金文制研討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86.
[8]彭林.《周禮》主體思惟與成書年月研討[M].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書社,1991.
[9]楊朝明,宋立林.孔子家語通解[M].濟南:齊魯書社,2002:292.
[10]董立章.國語譯注辨析[M].廣州:暨南年夜學出書社,1993:127.
[11]賈公彥.周禮注疏[M].北京:北京年夜學sd包養出書社,1999:2-6.
責任編輯:近復
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Times New Roman”;}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宋體”;}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Calibri”;}p.MsoNormal{mso-style-name:註釋;mso-s短期包養tyle-parent:””;margin:0pt;margin-bottom:.0001pt;mso-pagination:none;text-align:justify;text-justify:inter-ideograph;font-family:Calibri;mso-fareast-font-family:宋體;mso-bidi-font-family:’Times New Roman’;font-size:10.5000pt;mso-font-kerning:1.0000pt;}span.msoIns{mso-style-type:export-only;mso-style-name:””;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text-underline:single;color:b包養一個月lue;}span.msoDel{mso-style-type:export-only;mso-style-name:””;text-decoration:line-through;color:red;}@page{mso-page-border-surround-header:no;mso-page-border-surround-footer:no;}@page Section0{margin-top:72.0000pt;margin-bottom:72.0包養意思000pt;margin-left:90.0000pt;margi包養金額n-right:90.0000pt;size:595.3000pt 841.9000pt;layout-grid:15.6000pt;}div.Section0{page:甜心花園Section0;}
You may also like
彙整
- 2025 年 4 月
- 2025 年 3 月
- 2025 年 2 月
- 2025 年 1 月
- 2024 年 12 月
- 2024 年 11 月
- 2024 年 10 月
- 2024 年 9 月
- 2024 年 8 月
- 2024 年 7 月
- 2024 年 6 月
- 2024 年 5 月
- 2024 年 4 月
- 2024 年 3 月
- 2024 年 2 月
- 2024 年 1 月
- 2023 年 12 月
- 2023 年 11 月
- 2023 年 10 月
- 2023 年 9 月
- 2023 年 8 月
- 2023 年 7 月
- 2023 年 6 月
- 2023 年 5 月
- 2023 年 4 月
- 2023 年 3 月
- 2021 年 11 月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