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九宮格空間楊絳中學時代的一則佚文–文史–中國作家網
《振華校友》書影 圖片由作者供給
楊絳師長教師是振華女黌舍(明天江蘇省姑蘇第十中學的前身)的杰出校友之一。她不只1922年至1928年在該校念完了初中與高中,並且抗戰時代曾擔負過振華女校上海分校的校長兼英文教員。現在姑蘇十中校園里建有一座“季康亭”,南面有楊絳為母校題寫的“腳踏實地”留念石碑。筆者在查閱1928年《振華校友》的時辰,見到一篇署“楊季康”的短文《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說》,既掉收于《楊絳選集》,也未見後人說起,茲略加收拾如下:
有志事成之說,人皆信之,予實疑之。蓋世之有志者甚多,而終鮮無為之人,何也?非志之缺乏以無為,才之缺乏以輔其志也。大略誤于利欲熏心,立志之不堅耳。其始也以先覺自許,而終致迷離眩惑于高堂年夜廈、金衣玉食者,在在皆是也。殆所謂不克不及成事之徵歟?夫人之能辦全國年夜事者,必有立全國之年夜節。唯其有年夜節,故其所挾持者甚年夜,而其志甚遠,不隨流俗沾沾于口腹之間也。矧志愈遠,行愈難。非具艱難卓盡之操,缺乏與無為也。是以必先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使甘于恬澹,以堅個人空間其志。又必使其志明而不晦,如錘煉之鏡,不被纖塵。于是而始能有所成也。故諸葛公言恬澹以明志,凝[寧]靜乃至遠者,有以也。人能咬得菜根,恬澹之至也。能自甘于恬澹,則不為貧賤所移,浮華所動。一旦出而任事,則全國之年夜事可成。而全國之大事,亦無不成矣。昔者,顏子簞食瓢飲,在陋巷,不改其樂。蓋道之地點,已有至味。口腹之欲,君子之所喜,非正人之所重,明矣。又如舜之飯糗茹草,范仲淹之斷齏畫粥。古圣賢之甘于恬澹,可以見矣。然則汪信平易近所謂人能咬得菜根,則百事可做。深可味乎其言也。
《振華校友》是由姑蘇振華女校校友會編纂出書的刊物,辟有“論文”“演講”“專件”“文藝”“小說”“僉載”“校聞”等欄目。本期未見標注期數,但因刊有簽名“介子”(即振華國文教員馬介子)的《發刊辭》,可知系創刊號。封面出書時光為“平易近國十七年蒲月”,封底則注明“平易近國十七年陰歷蒲月”,故該期應出刊于1928年5瑜伽教室月下旬或6月上中旬。《發刊辭》云“本刊所訂,以論文、文藝、專件、校聞、僉載為諸綱領,咸取于能抒懷達意記會議室出租錄罷了”,并表白辦刊宗旨——“盡舉吾校改良之過程,與乎興革之計畫,先生生涯之狀態,以及社會援助之熱情,臚列述之,以告邦之人士,而以冀關心教導之正人,有以悲觀而董掖之”。1927年振華的另一份校刊《振華女黌舍刊》第1期上曾刊載楊絳的五言古詩《齋居書懷》,是已知最早的楊絳先生時期作品。《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說》異樣為白話體,顯示了楊絳中學階段的寫作旨趣。此則短文或許是國文教員的“命題作文”,亦未可知。
“人能咬得菜根,則百事可做。”這句名言出自宋代汪信平易近,明代奇書《菜根譚》便得名于此。楊絳的文章以此立論,停止了周密、無力的闡證。作者起首對“有志者事竟成”這一說法表現猜忌,以為光有弘願,并紛歧定能成年夜講座場地事。雖有志向,若不克不及艱難卓盡,謝絕物資引誘,終不克不及有高文為。此即人間有志者甚多,然鮮見無為之人的緣故。作者引述孟子、諸葛亮的名句,指出“共享空間人能咬得菜根”恰是恬澹之至。甘于恬澹,志明且堅,事無分巨細,皆可成矣。最后以顏子、舜、范仲淹等現代圣賢的業績為例,進一個步驟佐證論點,收束全篇。
本文固然是楊絳的一則早年習作,但文中申述的“甘于恬澹”現實上恰是楊絳畢生信仰的處事準繩之一。即便后來申明鵲起,楊絳與良人錢鐘書仍然堅持安貧樂道、不慕榮華的學者風范,博得了眾人的廣泛尊敬與敬愛。
最后值得指出的是,創刊號上還刊載了楊絳在振華女校的同窗——費孝通的《寫在〈我的白話文和口語文的愛憎的經過的事況〉之后并聊下新文學》(署“孝通”)、《悲傷語》和《收拾后的校友會》。這三篇文章既未見《費孝通選集》等作品集收錄,也掉記于《費孝通師長教師學術年表》《費孝通師長教師著作年表》等,當系費氏的佚文無疑。它們表現了少年費孝通對新文學的擁戴態度和濃重愛好,亦是可貴的文獻材料。
(作者:金傳勝,系揚州年夜學文學院講師、碩士生導師)
發佈留言